最新消息:

centos7 日常运维常用命令-不断更新中

linux caimige 56浏览 0评论

本文不断更新,日常维护centos系统服务器常用命令

centos7 日常运维常用命令-不断更新中

 

查看Centos 网卡MAC地址

方法一:IP命令
ip link show
如果知道具体网卡如eth0,
ip link show eth0
或者
ip addr
如果知道具体网卡如eth0,
ip addr show eth0

方法二:ifconfig命令
ifconfig -a
如果知道具体网卡如eth0,
ifconfig eth0

以上方法在输出中,你会看到网卡的MAC地址列在link/ether后面。例如:
ether 00:1a:2b:3c:4d:5e

方法三:nmcli命令
nmcli device show
如果知道具体网卡如eth0,
nmcli device show eth0
在输出中,你会看到网卡的MAC地址列在DeviceName.HWADDR后面。例如:
GENERAL.HWADDR: 52:54:00:8C:46:EE

 

CentOS 修改IP地址

修改对应网卡的IP地址的配置文件 # 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
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按需

修改以下内容

DEVICE=eth0 #描述网卡对应的设备别名,例如ifcfg-eth0的文件中它为eth0

BOOTPROTO=static #设置网卡获得ip地址的方式,可能的选项为static,dhcp或bootp,分别对应静态指定的 ip地址,通过dhcp协议获得的ip地址,通过bootp协议获得的ip地址

BROADCAST=192.168.0.255 #对应的子网广播地址

HWADDR=00:07:E9:05:E8:B4 #对应的网卡物理地址

IPADDR=12.168.1.2 #如果设置网卡获得 ip地址的方式为静态指定,此字段就指定了网卡对应的ip地址

IPV6INIT=no IPV6_AUTOCONF=no NETMASK=255.255.255.0 #网卡对应的网络掩码

NETWORK=192.168.1.0 #网卡对应的网络地址

ONBOOT=yes #系统启动时是否设置此网络接口,设置为yes时,系统启动时激活此设备

CentOS 修改网关 修改对应网卡的网关的配置文件 [root@centos]# 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

修改以下内容 NETWORKING=yes(表示系统是否使用网络,一般设置为yes。如果设为no,则不能使用网络,而且很多系统服务程序将无法启动)

HOSTNAME=centos(设置本机的主机名,这里设置的主机名要和/etc/hosts中设置的主机名对应)

GATEWAY=192.168.1.1(设置本机连接的网关的IP地址。例如,网关为10.0.0.2)

CentOS 修改DNS

修改对应网卡的DNS的配置文件 # vi /etc/resolv.conf 修改以下内容

nameserver 8.8.8.8 #google域名服务器

nameserver 8.8.4.4 #google域名服务器

重新启动网络配置 #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或 # /etc/init.d/network restart

修改 IP 地址

即时生效: # ifconfig eth0 192.168.0.2 netmask 255.255.255.0

启动生效: 修改 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
修改网关 Default Gateway

即时生效: #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.168.0.1 dev eth0

启动生效: 修改 /etc/sysconfig/network

修改 DNS 修改/etc/resolv.conf 修改后可即时生效,启动同样有效

修改 host name

即时生效: # hostname centos1

启动生效: 修改/etc/sysconfig/network

内网中通过设置跳板进行下载各类软件

永久设置环境变量

vi ~/.bashrc

文末添加:

export http_proxy=”http://代理地址:端口”
export https_proxy=”http://代理地址:端口”

保存并关闭文件。如果你使用的是vi,可以通过按Esc键,然后输入:wq并回车来保存并退出。如果你使用的是nano,可以通过按Ctrl + O来保存更改,然后按Ctrl + X退出。

运行命令,生效配置

source ~/.bashrc

 

Centos7添加静态路由

 

一、ip route显示和设定路由

1、显示路由表

[root@centos7 ~]# ip route show
default via 192.168.150.254 dev enp0s3  proto static  metric 1024
192.168.150.0/24 dev enp0s3  proto kernel  scope link  src 192.168.150.110

太难看了,格式化一下(显示的是默认网关和局域网路由,两行的内容没有共通性):

[root@centos7 tmp]# ip route show|column -t
default           via  192.168.150.254  dev    enp0s3  proto  static  metric  1024
192.168.150.0/24  dev  enp0s3           proto  kernel  scope  link    src     192.168.150.110

2、添加静态路由

[root@centos7 ~]# ip route add 10.15.150.0/24 via 192.168.150.253 dev enp0s3
[root@centos7 ~]#
[root@centos7 ~]# ip route show|column -t
default           via  192.168.150.254  dev    enp0s3  proto  static  metric  1024
10.15.150.0/24    via  192.168.150.253  dev    enp0s3  proto  static  metric  1
192.168.150.0/24  dev  enp0s3           proto  kernel  scope  link    src     192.168.150.110
[root@centos7 ~]#
[root@centos7 ~]# ping 10.15.150.1
PING 10.15.150.1 (10.15.150.1) 56(84) bytes of data.
64 bytes from 10.15.150.1: icmp_seq=1 ttl=63 time=1.77 ms
64 bytes from 10.15.150.1: icmp_seq=1 ttl=63 time=1.08 ms
64 bytes from 10.15.150.1: icmp_seq=1 ttl=63 time=1.57 ms
^C

3、删除静态路由

只需要把 add 替换成 del,或者更简单的只写目标网络

[root@centos7 ~]# ip route del 10.15.150.0/24

 

二、设置永久的静态路由

1、添加永久静态路由

ip route 指令对路由的修改不能保存,重启就没了。把 ip route 指令写到 /etc/rc.local 也是徒劳的。

RHEL7官网文档没有提到 /etc/sysconfig/static-routes,经测试此文件已经无效;

/etc/sysconfig/network 配置文件仅仅可以提供全局默认网关,语法同 Centos6 一样: GATEWAY=<ip address> ;

永久静态路由需要写到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route-interface 文件中,比如添加两条静态路由:

[root@centos7 ~]# 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route-enp0s3
10.15.150.0/24 via 192.168.150.253 dev enp0s3
10.25.250.0/24 via 192.168.150.253 dev enp0s3

 

重启计算机,或者重新启用设备enp0s3才能生效。

[root@centos7 ~]# nmcli dev connect enp0s3

 

一般直接连接一次设备即可,如果不成功就先断开设备再连接设备,注意必须两个指令一起运行,否则,,,,,,你晓得。

[root@centos7 ~]# nmcli dev disconnect enp0s3 && nmcli dev connect enp0s3

 

 

2、清除永久静态路由

可以删除 ifcfg-enp0s3文件或者注释掉文件里的相应静态路由条目,重启计算机。

想要让修改后的静态路由立即生效,只能用 ip route del 手工删除静态路由条目。

 

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两个奇怪的现象:

1)有时候路由生效了但是在 ip route show 却没有显示,重启计算机后是肯定显示的,原因暂时不明。

2)存在多个网卡时,默认路由似乎是随机经由某个网卡设备。检查了所有连接配置文件后发现,第一网卡的默认连接配置文件 ifcfg-eth0 设置了GATEWAY0(此设置会覆盖/etc/sysconfig/network 定义的全局默认网关),第二网卡的连接配置文件 ifcfg-eth1 使用的是dhcp,会在启动时也分配默认网关,两个默认网关让计算机糊涂了。这是在测试系统里经常发生的现象,生产系统一般不会让网卡用dhcp,或者即使是用了也会仔细分配默认网关防止冲突。

 

其他需要注意的:

1)连接配置文件 ifcfg-* 里可以设置多个GATEWAY,一般第一个是 GATEWAY0,然后GATEWAY1, GATEWAY2… ,尾号最大的有效;

2)如果必须在/etc/sysconfig/network 文件定义全局网关,连接配置文件 ifcfg-* 就不要设置GATEWAY了,dhcp的连接要注意dhcp服务器不要定义默认网关。

3)ifcfg-enp0s3 文件改名为 ifcfg-eth0 后,route-enp0s3 文件也要改名为 route-eth0。

 

CentOS-7 配置全局http代理

在安装依赖的时候,经常会因为服务器在墙内,安装依赖速度很慢甚至无法安装。

可通过配置系统全局代理来提升速度,本文仅做客户端设置教程,具体代理服务器搭建请参考其他文章。

本文所用CentOS为:CentOS Linux release 7.6.1810 (Core)

进入profile修改配置

su root
vi /etc/profile

在第一行加入以下内容

export proxy="http://192.168.1.2:12345"
export http_proxy=$proxy
export https_proxy=$proxy
export ftp_proxy=$proxy
export no_proxy="localhost, 127.0.0.1, ::1"

其中第一行的ip和端口号根据自己的代理服务器具体配置更改,保存退出后,source一下

source /etc/profile

此时已经可以上外网了,可以用wget测试一下

wget www.google.com

如果在当前目录下成功下载了一个index.html文件,则代理成功

如果要关闭代理,仅仅注释掉profile的代理内容是不行的,在文件内加入以下内容

unset http_proxy
unset https_proxy
unset ftp_proxy
unset no_proxy

并重新source一下

source /etc/profile

转载请注明:运维不苦逼 » centos7 日常运维常用命令-不断更新中

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!